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从光伏硅料透视产业链投资底层逻辑!

从光伏硅料透视产业链投资底层逻辑

时间:2025-07-07 04:34:46 来源:八面见光网 作者:百科 阅读:172次

近期市场复杂多变,从光热点频出但主线仍不明朗,伏硅绝望与希望的料透逻辑情绪转换往往只在一瞬。正值三季报披露期,视产在市场估值的业链底部区间,我们不妨“冷眼观市”,投资减少情绪波动,底层从复杂的从光市场中找到扎实的增长机会,回归到产业链底层逻辑上来。伏硅在横向上锁定高景气度的料透逻辑产业,纵向上进行全产业链分析,视产寻找存在供需错配最为突出的业链受益环节,往往蕴藏着率先走出迷雾的投资机会。

从已披露的底层三季报情况来看,光伏作为高景气赛道,从光硅料龙头业绩喜报频传,产业链整体发展向好。观察近期市场下跌后的反弹,光伏指数的反弹曲线也较为亮眼。我们可以以光伏板块为例,一窥产业链投资的底层逻辑。

光伏背后的产业链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中国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要完成这个目标,必然得靠以光伏、风电为主体的新能源。

国内光伏产业从2000年开始起步,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最上游的硅料,是制成单晶硅棒、多晶硅锭的核心原材料;硅料通过打磨切片,处理成为硅片;硅片经过加工得到具备“光能-电能”转化能力的电池片;再经由组件环节把电池片进行串并联、输出封装成光伏面板,应用到光伏发电系统中。

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图

图源:中国光伏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在这条产业链中,近期备受关注的是被称为“黑金”的硅料。硅料的高设备投资导致高资金门槛,但单纯“有钱”也不行,硅料对纯度的要求也非常高,龙头企业要达99%以上,存在比较高的技术壁垒。即使资金和技术到位,但硅料的扩产周期又较长。一面是供给端较慢的上游硅料产能爬坡速度,一面是碳中和引领下飞速增长的下游光伏装机需求,当产能跟不上需求,就会造成硅料阶段性的供不应求,导致“供需错配”发生。组件企业纷纷高价抢硅,手握硅料的企业接过话语权,硅就成为前期光伏产业链中的竞争要点之一。

在各产业链中,并非所有最上游的“米”都如此昂贵。但硅的高提纯要求、长扩产周期、和紧供需格局,塑造了其有如“硅宝”的盈利价值。

从光伏硅料透视产业链投资底层逻辑(点击这里即可收听第二部分内容)

产业链投资法的“三找一避”

其实,从之前的果链、芯片产业链,再到后来新能源车产业链等,都向我们展示了产业链发展中蕴藏的良机。我们梳理了一套以产业链上下游基本面分析为基础、以新要素跟踪为抓手的“产业链投资法”,将其总结为“三找一避”,助力我们做好寻找产业链投资机会的基础分析。

第一,找对大方向:选择景气度高的行业作为投资大方向。景气度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繁荣程度,我们可以综合“技术、政策、需求”三个维度来进行锁定。比如在过去十余年间,光伏产业技术不断升级,度电成本下降了85%,接近了传统能源发电的成本,给产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而在“双碳”政策的驱动下,光伏下游装机需求极速扩张,共同造就了光伏的“尖峰时刻”。

第二,找准小环节:按照“上游、中游、下游”的逻辑对产业链进行拆分、梳理,从“供需关系、利润分配、准入壁垒、受益敏感性”等维度寻找具有空间的投资环节。比如光伏产业链中最上游的硅料,因其市场需求大、门槛壁垒高、扩产周期长的特点,当下游需求扩张的时候,硅料产能扩张滞后,就易产生供需错配的紧俏情况,最终引发上游环节景气度提升。

第三,找好介入点:资本市场从来不缺热门概念,而概念本质上可能只是情绪的集合,集结号吹响的时候一拥而上,人心散去的时候一地鸡毛。概念距离真正的利润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好的投资时点则可能是在产业链即将释放利润的“前夜”。比如10年前的光伏,当时其高成本导致产业链盈利能力有限,而近几年随着产业技术提升、成本逐步下降、盈利水平不断提高,那些在光伏产业利润释放前介入的投资人,或许都分享到了行业走向繁荣的红包。

第四,规避“泡沫”: 如果说第三步是规避了概念炒作的泡沫,那最后一步需要规避估值过高的泡沫。就如沃尔玛老板山姆沃尔顿的理念:只要买的时候不是太贵,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目前市场对光伏产业链的基本面已达成大致共识,硅料环节新增产能也将开始逐步释放,相关投资进入“明牌化”阶段。此时“出牌”,需要权衡好“成长性”和“估值”的关系,尽量避免在估值中枢较高时买入,以免掉入追高追涨的陷阱。

普通投资者可能无暇追踪产业动态,但只要做到“模糊的正确”,即选对大的产业方向,就可分享到整个产业链的中长期发展成果。这可以以行业指数为投资工具,或者选择直接投资相关的行业主题基金,通过公募基金专业的投资能力,从产业链整体着眼,理顺全局秩序、判断发展方向;从部分细分链条落脚,分析联动影响、挖掘发展机会,助力我们收获产业长期发展给投资带来的红利。

尽管短期股价涨跌无法准确判断,但产业链投资法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穿透现象背后的本质,在合适的时点、以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介入高景气行业,找到其中增量空间大的细分赛道进行投资,有效避免自己迷失在繁杂的热点和短暂的泡沫中,减少一时涨跌在情绪上的波动。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降准很可能会在未来几日落地
  • 邢炜:数字普惠金融更需聚焦产业数字金融,从而不断深入实体经济血脉
  • 2022汽车资本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年度十大智能驾驶落地案例”火热出炉
  • 朱桂华履新中交地产营销总经理
  • 美媒:国际足联手机移动端程序出问题 部分球迷只得用手写纸质门票入场
  • Meta大中华区总裁:元宇宙不是取代现实世界,也不可能一家企业完成
  • 陆正耀和罗敏的预制菜,终究成“弃子”?
  • 九价HPV疫苗扩龄至9到45岁后,供应或更加紧张
推荐内容
  • 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满足七条准入门槛、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
  • 商务部:坚决反对美方不断滥用出口管制措施 限制半导体相关物项对华出口
  • 成都多个县市区公布物资储备情况:可满足市民正常生活需求
  • 9月1日复盘:结构性行情仍有望延续 主力资金出击10股
  • 碧桂园莫斌流露一丝无奈:市场调整我们预判到了,但剧烈程度超出了预期
  • 成都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 双流、天府机场航班“大面积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