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规范电子产品回收 为隐私安全加把锁!

规范电子产品回收 为隐私安全加把锁

时间:2025-07-07 02:57:38 来源:八面见光网 作者:知识 阅读:829次

还在担心处理掉废旧手机、规范电脑会泄露隐私信息吗?电产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收为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回收废旧手机、隐私电脑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安全电子产品时,经营者应当面清理用户个人信息,加把维护客户隐私权,规范且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客户相关信息。电产(《经济日报》6月12日)

看着家里越来越多的收为锁废旧手机、电脑,隐私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安全苦恼:不容易直接销毁,想要出手把这些早已过时又占地方的加把东西卖掉或扔掉,却又不无担忧,规范毕竟上面有不少自己和家人的电产隐私信息。虽说已删除一些个人信息,收为锁可又难保不被回收商、买家或者其他人通过技术手段恢复,万一被泄露出去,那可就麻烦了。于是,废旧手机和电脑“只进不出”,逐渐堆积成山,成为信息数字时代家庭的新苦恼。

从法律的角度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是一项普适性的社会义务。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精神,即便是公民将废旧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卖掉、送掉,或者扔掉,依附其上的个人信息仍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内,他人不得有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但是,因为立法的定位相对抽象,并没有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过程,列出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条款,一些别有用心者就大打“擦边球”,谋求不正当利益,给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

值得肯定的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拟制中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破解方案。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义务,仅是禁止性的义务,要求“不可为”,但回收规范却是授权性义务,要求“必须为”,将清理用户个人信息、维护客户隐私权等责任,赋予回收废旧手机、电脑等涉及个人隐私电子产品的经营者,抓住了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环节,经营者的“顺手而为”,无形中将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加上一道坚固的屏障。

加强电子产品回收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仅仅是强化经营者的义务,对于公民个人来说,也要增强安全意识。一些专家也建议,在处置电子产品前,消费者应将其恢复为出厂设置,并通过正规渠道或平台来处理。作为厂商,可以在产品说明书中,告知消费者处理渠道。而职能部门也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教会消费者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刘婷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6月15日 05 版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昊志机电暴跌逾15%!53岁女董事长被查,弟弟正取保候审
  • 佳兆业,“援军”到了!
  • 重大利好!7月起这些企业可以缓缴3个月社工医保,且免收滞纳金
  • 武汉二轮土拍揽金113亿,白沙洲时隔五年再出“地王”
  • “奶茅”伊利市值失守:代言人本泽马退赛,世界杯营销落空
  • 广发证券郭磊:下半年经济修复和稳增长政策是宏观定价的主线索
  • 侵害个人信息,快播王欣创业再遇滑铁卢?云歌智能回应:停业停产是乌龙
  • “奶茶店的各种水果,我怎么听都没听过”
推荐内容
  • “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
  • 双良节能:560亿“赌命”光伏 多次转型折戟
  • 英国记者在亚马孙地区遭枪击,巴西总统被批“放弃了亚马孙”
  • 韩国产业部长:提高出口竞争力,积极利用核电
  • 最新明确!省会、千万级人口城市,符合这些条件可停止全员核酸
  • 被创业板处分后又来主板IPO,欣巴科技在代持上还有多少“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