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稳经济实效托底,抑通胀乐观可期!

稳经济实效托底,抑通胀乐观可期

时间:2025-07-06 17:10:49 来源:八面见光网 作者:时尚 阅读:129次

张敬伟

8月10日,稳经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济实在回顾上半年货币政策工作成效的效托同时,《报告》也聚焦了当前金融市场的底抑热点,其中提及金融风险处置、通胀信贷结构演变趋势、乐观物价走势及通胀压力等问题。可期

通胀既攸关稳经济大盘的稳经宏大命题,又和民生福祉密切相关。济实就前者而言,效托宽松的底抑货币政策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但会导致高通胀;但通过货币政策抑制通胀,通胀又会拉低市场信心。乐观这也是可期美欧经济体目前遇到的两难困境。就后者而言,稳经通胀会导致商品价格攀升,民众实际收入缩水,财产性收入贬值,会影响民生消费,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拉低经济增长预期。

随着主要经济体的通胀率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中国通胀率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线上,与欧美等国家拉开了差距。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7%,较6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是自2020年8月以来的最高纪录。《报告》指出,预计下半年一些月份CPI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短期内结构性通胀压力加大。CPI上涨2.7%,算是“爬行趋势”的通胀货币,CPI上涨3%则是“温和”的通货膨胀。从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健性看,今年物价涨幅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有望实现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

经济运行已经走过最艰难时期,中央稳经济大盘的6大类33项举措已经发挥实效。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5%,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这说明在全球高通胀和疫情拉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物价水平依旧维持在合理区间。

经历上半年两重压力测试,下半年我国稳经济稳物价的底气增加。稳经济趋势向好,投资、消费、外贸出口三大经济引擎动力逐步恢复。中央和地方稳经济大盘的措施,在货币政策上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也使我国避免了内生性通胀的困扰。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调是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质效不断提升。没有“大水漫灌”刺激下的经济增长,就不会出现通胀难抑的副作用。

财政措施方面,今年政府主动过紧日子,并增加对市场主体减税降费的力度。截至7月20日,全国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已超3万亿元,在二季度,留抵退税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比无退税企业高出1.8个百分点。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是对市场主体减负赋能,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的精准扶持,不仅解决了市场主体的生存难题,也提振了全市场信心,确保了供给侧循环的动力恢复,也给消费端注入了活力,促成了全市场的良性大循环。此外,为了优化投资,今年也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的PPP项目,这就避免了“烧钱买增长”产生的后续通胀压力。

下半年,市场基本面好于上半年,一揽子促消费稳增长的措施正在发挥作用。我国通胀风险主要来自外部市场的通胀溢出,不排除下半年会出现CPI增长3%的情况。不过,由于市场对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货币紧缩政策已经适应,我国经济也经受住了考验,下半年外部市场通胀对中国的影响风险总体可控。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会维持主动、稳健、精准和前瞻性,而且会随着外部市场的传导而作出更有针对性的调整。

上半年稳经济切实有效,为下半年稳经济稳消费稳物价托底。值得一提的是,保持CPI3%左右的增长,也会给稳经济稳消费以正向有效刺激。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工商银行信用卡上半年消费额同比下降8.53% 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率升至2.24%
  •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 10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超过50%,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分化明显
  • 关于世界人口即将达到80亿,你或许有这几个疑问
  • 美联储官员再次强调升息必要性 纽约联储行长透露利率将超3.5%
  • 碧桂园服务拟以2.33亿港元收购合富辉煌集团超21%股权
  • 吉辉控股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38.01万新加坡元同比增加294.82%
  • 苹果与亚马逊被指控合谋打压第三方卖家 抬高iPhone及iPad售价
推荐内容
  • 欧阳娜娜个人品牌“nabi”定价太高引争议
  • 三部门:到2025年,每个居民拥有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
  • 财经早报:数字货币全线暴跌 深圳首批人才房开始申购
  • 比特币将跌至13000美元?小摩称FTX危机将导致去杠杆化延续数周
  • 惊动交易所!百亿私募珠海阿巴马资产狂买A股公司三雄极光,“越线”也不停手!3个多月买成第六大股东
  • 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 在乌镇探寻全球数字发展道路